新聞

2021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10月
校本課程推陳出新 鼓勵學生自強不息
近年,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的學生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屢創佳績,何世昌校長表示全賴教師團隊同心合力,跳出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舉辦多元活動等教學策略,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及心態,在知識的領域中不斷開拓發展。
求新求變LWELL 課程 讓英語融入生活
英語能力一向是家長及學生重視的一環,這也與未來應考公開試或投身職場有莫大關係。學校在上一學年開始於中一、二級開展全新的英語校本課程「LWELL」—Life Wid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生活英語課),帶領學生擁抱英語,將英語融入生活。「在課堂上,老師會與學生討論一些貼近潮流、生活化的主題,如話劇、歌曲、起居飲食、體育等議題,激發他們學習動機及興趣。」每循環周兩節的生活英語課讓學生在輕鬆、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英語,學生自然更能投入課堂活動。
另外,學校更特別將英文單詞學習活動(Vocabulary Building Activity)設於每天的回校時間。何校長、副校長、助理校長、三名外籍英語老師及本地英語老師團隊每天早上都會在校門迎接學生,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抽取詞卡,並以英語進行分享或討論,加強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即使我們以小組形式上課,學生能夠與老師交流的時間依然有限。因此我們特別設計這個活動,鼓勵學生多加使用英語。」何校長深信聚沙成塔,潛移墨化,只要學生在每天學到一個單詞、以英語溝通,一年下來便能夠累積到三百多次練習,整個中學生涯裏便能夠進行二千多次的英語溝通,不容小覷。
舉辦多項深度交流學習團 拓闊環球視野
學習從來都不局限於學校環境,何校長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全球公民意識。為了訓練學生文化共融能力,學校與多間海外及國內學校結為姊妹及夥伴學校,包括蘇格蘭、新加坡、泰國、上海、北京等。學生到當地學校上課,並與當地學生家庭一起生活,親身感受外國的風土文化。「以蘇格蘭交流考察為例,除了學校之間的交流外,同學更需要參加當地的青年高峰會,以英語向過百名外國學生進行公開演說,藉此鍛鍊他們的英語能力及滙報技巧。」外地學習的經驗能加強個人競爭力,有助學生適應環球的急劇變化。
除了學術考察,學校更藉着與蘇格蘭姊妹學校的聯繫,組成蘇格蘭風笛樂隊,學生遠赴英國皇家蘇格蘭風笛音樂學院接受專業訓練。
校長化身插班生 協助新生適應中學生活
為了解中一新生的適應程度,何校長在九月首兩星期進行了「影隨學生活動」,與中一新生一起上課,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畢竟校長的身分一向予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覺,但藉着這次活動,學生能夠直接向我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困難,有助我們了解學生學習的真正狀況。」正因為何校長的「貼地」視察,學校得以配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以調整課程。學校已在10 月4 日恢復全日面授課堂。
學校亦將於10 月下旬為有意入讀的小六學生舉辦為期四次的「中學生活體驗計劃」,學生每次能夠體驗兩科中學的課程,從而實際了解中學的校園生活,而且在計劃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更有機會免費參與學校主辦的新加坡交流考察團,與師兄師姐一起親身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